新的饮用水标准已实施,自此告别“土腥味”

2023-05-20

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是关乎民生安全的头等大事,除了水源地保护、输水管道改造等基础建设配合以外,还需要相关法规对饮用水安全标准作出明确规定。在今年4月1日当天,新版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正式开始实施。

饮用水安全

加强感官标准

新版的饮用水标准令人期待的一点是新增了对于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的指标要求。两种化学物质是饮用水中“土腥味”的来源,针对其做出限量要求,可以较好地满足居民对于饮用水的感官要求。

新版的饮用水标准

2-甲基异莰醇属于环醇类物质,在饮用水中主要来源于蓝藻等微生物经过新陈代谢后产生,在水中含量超过6.3ng/L时,就能明显感受到土臭味;同样的土臭素也是水中微生物代谢过程产生,其含量超过10ng/L是可致饮用水产生土腥味,两种物质超标存在都严重影响了水体感官,造成饮用水臭味超标,因此新标准对于两者做出限制要求,都不得超过0.00001mg/L。

饮用水中

消毒副产物检测更加严格

现在居民用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而较广泛采用的氯化消毒往往会产生一些微量的消毒副产物。经过长时间的实际检测,本次新标准将集中检出率较高的氯化消毒副产物如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等 7 项指标从原先的“非常规指标”调整进入 “常规指标”。这意味着未来将加强对于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相关指标的检测,对于检测技术的要求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对氯化消毒的技术难度,对于饮用水的健康有更多的保障。

消毒副产物检测更加严格

新标准更适合当下水质问题?

本次新标准的还增加了对高氯酸盐和乙草胺的指标要求,同时删除了对耐热大肠杆菌、三氯乙醛、氯化氰(以CN-计)、六六六(总量)等13项指标。这是根据我国目前水质污染情况而确定的。

新标准更适合当下水质问题

增加了对高氯酸盐和乙草胺的检测是针对目前工业农业污水中经常会出现的污染物质。高氯酸盐主要来源于烟火、军工、染料、纺织、冶炼等行业,其在进入人体后,对甲状腺功能有较强的干扰作用,影响人体发育,尤其对孕妇及其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威胁更大;乙草胺则是目前我国使用量较大较为广泛的除草剂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经济类作物,具有明显的环境激素效应,能够造成动物和人的蛋白质、DNA损伤。因此新标准中将高氯酸盐较大含量限制在0.07mg/L。,将乙草胺较大含量限制在0.02mg/L。

而被删除的指标各项指标原因,首先是近年来我国饮用水监测、检测中没有检出没有超标,同时污染来源的化学物质已经在一段时间内被禁止生产、使用。而且也有一些指标有了更好的指代性指标去替代。例如在判断饮用水是否受到粪便污染时,通常使用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来判断,以前由于技术手段,检测能力有限只能对于耐热大肠菌群做出准确判断,而现在可以对大肠埃希氏菌进行检测,同时大肠埃希氏菌比耐热大肠菌群更具有卫生学指向性,因此就将耐热大肠菌群进行了替换。

饮用水安全

保障饮用水安全是保障居民生活品质极其重要的一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生产废弃物做到合规排放,将企业生产活动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较小,保护好水资源,不给每一滴可能会喝到的水留下隐患。


分享到